2018年,组织工作坚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工作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全面提升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水平,为学校转型发展、合格评估、建设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工作中紧紧围绕党要管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扎实打造“一三四五”党建工作法,即抓住“一个切入点”,全面提升学校党的建设科学性、实效性这个切入点;通过“三个以”,即以学习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践行为检验;做到“四个下功夫”,即着力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在质量建党上下功夫、在提升功能上下功夫、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实现“五化”,即“制度建设体系化、两学一做常态化、基层组织标准化、队伍管理规范化、项目建设品牌化”。
一、注重加强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强基固本提升能力
把学习教育作为立德强能强基固本的根本举措。带头争做学习型干部,着力提高能力素质和理论业务水平。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除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活动和清华大学党务干部专题培训外,还坚持抽出时间自学,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撰写读书笔记2万多字。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党性观念,增强了“四个意识”。二是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建理论、组织工作及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尤其是习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等重要讲话精神,《最新常用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文件,真正吃透中央精神,把准政策方向,保证组织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抓好工作
(一)精学实做——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1、持续用力保证学习的经常性。首先是严格落实中央规定的学习内容。其次是以有效制度载体保障经常性学习。第三是注重采用信息化新方式开展学习。
2、着力推动形成学做结合常态化。首先是深入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其次是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解决问题。第三是不断丰富学做结合的有效实践载体。
3、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首先是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其次,切实建强党支部班子。第三,规范落实党支部基本制度。第四,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
(二)强基固本——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一是制订了教师党支部建设标准、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校本部共设立18个党总支(下辖56个党支部)、5个直属党支部。二是建立、修订《二级学院(系)党总支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二级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校级领导干部联系院(系)和师生党支部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 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的规定》、《关于二级学院(系)党组织设置专职组织员的实施意见》等组织工作方面规章制度14项,并辑印成册发给全体中层干部、党支部组织委员,方便大家学习和查阅,使之干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完善了《发展党员细则》、《发展党员义工制度》、《发展党员答辩制》等3个规章,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一律量化并做到“三审核、三公开”,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2018年度共发展党员314名,其中博士等高学历中青年教师7名(含附中4名),预备党员转正95名。集中组织两次全校性入党宣誓大会,上半年发展的188名、下半年发展的127名新党员集中进行了入党宣誓。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人。
3、实施“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提高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性。涌现出先进基层党组织9个、优秀共产党员13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8名,“七一”前夕进行了表彰。
4、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指导各院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按照党委要求对党员活动阵地进行了布设,增强了党员活动场所的严肃性。
5、指导各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开展“到大山里去”、“到塞罕坝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利用暑期或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全校党员开展“到大山里去”党员志愿活动,22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分赴平泉市清河镇营子村、承德县仓子乡七家村、宽城县汤道河镇金杖子村、板城镇北沟村、塌山乡尖宝山村等25个乡村,开展政策宣讲、专题调研、组建校地支部“1+1”互助对子、慰问老红军、寻访“最美山村教师”、“送教下乡”、助力农村面貌提升、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民族文化和民俗大搜索”、“博士问政”、“博士问经”、关注贫困儿童等13项专题志愿服务活动。
(2)组织开展“到塞罕坝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行动——学习塞罕坝行动、宣传塞罕坝活动、研究塞罕坝活动、服务塞罕坝活动。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塞罕坝展览馆。
(三)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两个“办法”规定的各个程序和要求,为各院系、各部门选拔配备中层正职干部5人、中层副职干部28人,科级干部8人,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干部结构和梯次,为做好迎接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设立“督学深修干部大讲堂”,平均每季度举办一讲。组织51名党务工作者到清华大学参加“综合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大家普遍感觉培训班规格高、上档次、贴近实际,收获很大。校内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期。同时,选派4名“双带头人”、选送了2名组织员到省委党校、省教育工委党校学习。
3、推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加强中层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改进和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党员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制度1、修订了《中层领导班子及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以领导班子和干部履行职责情况为考核依据,建立评价体系,调动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制订了《二级学院(系)党总支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修订了《二级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夯实二级学院(系)党政联席、分工协作、集体负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为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与学生的联系,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模式。修订了《学校领导干部“1+N”、党员“1+1”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办法》,并抓好落实。
(四)外树形象——积极做好党建品牌建设、党建课题立项工作
为挖掘我校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亮点,培养党建工作精品,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在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全面推行“一院多品”、“一校N品”创建活动。年初制定了创建活动方案,经过院系申报、评委会评审,确定的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春风行 春花行 春雨行”、化学与化工学院“滴水行”、商学院“易学习”等13项为校级党建品牌创建项目均扎实推进。有的项目得到市政府领导的签批,有的项目在市级以上报刊宣传推介。
2017年,我校有2项党建课题成功在省党建工作研究会立项。
(五)情系百姓——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
认真贯彻省委、市委、校党委的扶贫工作部署,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管理、桥梁作用,扎实做好选送干部下基层扶贫工作。今年先后组织校领导、中层干部10余次深入到我校扶贫点—平泉市清河镇营子村、承德县仓子乡七家村进行调研、精准帮扶活动,为扶贫点筹措帮扶资金17万余元,与平泉市扶贫点4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为每户送去慰问金600元;与承德县扶贫点55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为每户送去慰问金600元,两村合计送去慰问金62400元。
此外,作为学校迎接合格评估督导组,认真开展督导活动,并组织应知应会问题学习考试。
(六)内强素质——注重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工作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做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三、严于律已,做廉洁自律表率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管党治党方面的重要论述,特别《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和“八项严禁、五十二条不准”,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使自己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同时用群众的满意程度审视自己,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党总支、支部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少数院系、党群部门、教辅单位还存在党的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
2、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细化不够、力度和结果运用不到位;
3、深入到各院系督导检查力度还有欠缺。
五、2019年工作设想
总的来说就是要认真按照十九大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做好我校党建工作。
1、按中央、省市委安排部署,认真部署组织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2、抓好中层干部培训、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培训,助推知识更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
3、持续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扩大我校党建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进一步强化总支、支部工作,把党建和思政工作做实、做细。
5、强化监督考评,使广大干部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到位上、严到份上,形成抓细抓实抓常机制。
6、持续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201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