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的风貌和担当,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开展“雷锋月·志愿红”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之中,让“雷锋精神”在生活中熠熠生辉,在行动中赓续传递,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理论宣讲,师生共学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学院“雷锋月·志愿红”系列活动以宣讲的方式拉开帷幕,马克思主义团总支书记周璇老师、2022级生活委员王悦锟同学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青年志愿者的定义、志愿服务的意义、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等方面进行理论宣讲,使同学们深入了解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积极主动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二、定点共建,丰富形式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深入发展,提升马院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志愿服务实践能力。2023年3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生前往承德高新区铂悦山社区与铂悦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玉秋签订长期志愿服务协议。希望通过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使同学们走出校园、回报社会、体验人生。
三、“志”在心中,“愿”在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在3月雷锋月期间举办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共计7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295人次。“维护校园秩序、爱心送水、清扫垃圾、捡烟头、摆放自行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们用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贴心的服务,潜移默化地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将学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为创建文明校园、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本次社区志愿服务中,红星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团队成员心连心,手牵手,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志愿者们在服务中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增强文明意识,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们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志愿传递文明,服务成就精彩。雷锋精神既是永恒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六十年来,学雷锋活动一路蓬勃发展、持续深入。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滴小事,凝聚大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推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为社会和谐传递爱心和正能量。